螢幕接口有分許多種,常見的如 D-Sub、DVI-D、HDMI、DisplayPort,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,通常會搞不太清楚他們是什麼
每種螢幕後面的接口都不相同,每一塊顯示卡提供的接口也不一樣,因此在挑選螢幕時,必須先加入考量才行
在接下來的文章裡,我們將簡單介紹這四種螢幕接口給您認識一下
目錄
D-Sub 是什麼
全名為 D-subminiature,又稱 VGA,是最常見的電腦螢幕接頭之一
許多舊型的 CRT 顯示器在設計上大多都有一個問題,它們只能接受類比信號的輸入,為了讓顯卡能輸出類比信號,這就是 D-Sub 的功用
取名為 D-Sub 是因為其形狀類似英文字母 D,早在 1952 年 D-Sub 就以被發明出來,這種形狀的接頭在學校、家用電腦經常看到
以當時的時代 D-Sub 連接器對的介面可以算作最小的,這也使它了擁有了subminiature (超小型) 的稱呼
DVI-D 是什麼
全名為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,和傳輸類比訊號的 D-SUB 大有不同,DVI-D 是傳輸數位訊號,不支援類比訊號,目的是用來傳輸未經壓縮的數位化影像
在 VGA 介面推出 12 年且已經被廣泛應用後,由 Intel、HP 與 COMPAQ 等公司成立的 DDWG 組織發布了 DVI 介面,主要用意是要取代 VGA 介面,並將顯示器的訊號傳輸由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
較為新型的電腦螢幕、DVD 播放器、電視機以及投影機,大多會採用這種 DVI-D 的接頭
HDMI 是什麼
HDMI,全名為 High-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,是由日立製作、松下電器、Sony、等國際級家電大廠所共同制定的最高階視訊傳輸規格
不僅支援 1920x1080P 高清晰數位信號,並同時支援 Dolby Digital/DTS 數位音頻格式,不過插頭會因為不小心碰觸導致斷線問題
HDMI 的設備具有隨插即用的特點,信號源和顯示設備之間會自動進行調整,自動選擇最合適的視訊/音訊格式
不過因到最近十年才普及,因此有很多個版本,市面常見主要有 1.3、1.4、2.0 三種版本
1.0 至 1.3 版本基本上在傳輸規範上沒有太大的差異, 1.4 版本後差異就很大了,加入了對 3D 畫面、1080P 解析度支援,不過卻只有 30 Hz 的更新頻率
HDMI 2.0 版本加入了在 4K 解析度下 60 Hz 更新頻率的支援,並且新增了 21:9 這種超寬螢幕的解析度比例
DisplayPort 是什麼
簡單說明 DisplayPort 這樣東西,那就是 VGA 和 DVI-D 的後代,主要用於視訊源與顯示器等裝置的連接,其中也支援音訊、USB和其他形式的資料,簡稱為 DP Port
DisplayPort 是一個比較新的規格,由發展了許多電腦顯示方面標準規範的 VESA 所發佈,整體來說特性上跟 HDMI 有點相似
DisplayPort 可說是目前最高級的轉接頭,擁有 HDMI 的所有優點,並且插頭還可以自動扣上,解決了 HDMI 接觸不良的問題
在等級夠高的顯示卡,接口大多都改用 DisplayPort
螢幕接口比較
VGA
一般而言 VGA 傳輸線在超過 15 公尺以上就可能無法正常顯示畫面,由於 VGA 傳輸的是類比訊號,因此顯示卡上需要將電腦產生的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
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失真,且類比訊號也無法像 DVI 等數位介面般完整保存每個像素的色彩,因此畫質較差,在尺寸較大的螢幕上尤其明顯
DVI-D
不過 DVI 的缺點也是有的,它的接頭明顯比較大,一般顯示卡來說單槽基本上只能容納兩個 DVI 接頭,這對於多顯示器組態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困擾
超大型機種以外更是幾乎看不到 DVI 介面的影子,因為筆記型電腦機身能應用的空間又比桌上型電腦來得更小了
HDMI
而 HDMI 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,並且多加了其他功能,可同時傳送影像與音訊,最高級還有 4K 解析度下 60 Hz 更新頻率的支援
如果家裡有 HDMI 接口的播放設備, 透過 HDMI 介面會比其他接口越能凸顯它的優勢
DisplayPort
DisplayPort 與 HDMI 其實十分相似,極限所支援的畫質可是有到 8K,不過因為是較新的東西,所以所支援的設備並不像 HDMI 來的那麼多
一些較為低價的電腦螢幕、投影機也沒有提供 DP Port
總結
因此最後總結,如要購買設備時還是建議選擇 HDMI,因為價格不像 DisplayPort 那麼貴,功能也相當完整
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只是想要連接投影機播放簡報,不過像 D-Sub 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少,以長久為考量還是選擇好一點的接口比較好
如有畫質的要求,傳輸線記得選擇越新的版本比較好,不過也別忘記確認自己的設備是否有支援
更多相關文章